一種以低成本、輕資產投入為核心思想,帶來裂變式增長的全新方法,基于“連接”+“賦能”2個思維,建立0底薪5類合伙人的全新商業模式。這種模式摒棄了,傳統模式對重資產的依賴,更加重視于...

對知識、技術、品牌和社交網絡等輕資產的運營,通過高效利用資源和無人智能化的管理,提高“人效”和“坪效”,從而構建起一套,無需大規模資本投入,甚至不要門店、不養員工,就能夠持續創造利潤的系統,其目標是...
通過這些無形資產的力量,連接+賦能5類合伙人,建立合作共贏的創業平臺,通過輕資產的增長方式,給企業帶來10倍、100倍的業績增長...
重資產和輕資產企業有什么區別?

傳統企業,特別重資產的企業,它是怎么做流量的呢?就是搞流量的銷售,自己招,搞流量的新媒體人員,也是自己招,做成交的銷售,也是自己去招,那么創業的資金,也是老板自己投,銷售渠道也是老板自己投錢搞直營,服務是自己招人干,全部是雇傭制,員工都是打工心態,難管理、沒狼性、業績差!
那什么未來的企業?特別是輕資產的企業?他是怎么做流量的呢?他們會去招募0底薪的“流量合伙人”,去搞流量,他們會招募0底薪的“銷售合伙人”去賣產品,然后老板會去找“資金合伙人”出資金,用別人的錢來開店開公司,然后老板還會去全國招商,招募“城市合伙人”,幫他出錢、出資源開拓全國市場,最后再找0底薪的“服務合伙人”來做服務。
而這5類合伙人,都是不需要公司來發工資的,都是按照項目或者按照訂單分成比例來結算的,合伙人全部是公司這個平臺上面的創業者,都是老板,都有了創業心態,不用老板管理監督、一樣狼性十足,老板身心解放、業績暴漲!
以前傳統的商業模式,本質是重資產、高風險的模式,資金全部靠老板自己出,管理全部靠老板盯,團隊全部靠老板帶,這樣的企業是很難復制,企業很難做大,做大了其實風險更大,因為資金投入大,運營成本高、利潤又薄如刀,所以說,作為老板,我們要認真思考一下,我們到底要采用什么樣的方式,來實現業績增長。
未來經濟下行,行業內卷的情況下,企業增長的方式遠遠比增長的規模更重要。你是選擇重資產增長?還是選擇輕資產+合伙人模式來增長?我想每個老板心里已經有了一個答案!
01、低成本,低至0成本,解決你產品.服務傳播的問題?
02、低成本,低至0成本,解決你缺流量.缺客戶的問題?
03、低成本,低至0成本,解決你業績增長.成交的問題?
04、低成本,低至0成本,解決你產品.服務交付的問題?
04、低成本,低至0成本,解決你資金.市場拓展的問題?
一、流量合伙人
低成本,甚至0成本,解決你產品.服務傳播的問題,解決你缺流量.缺客戶的問題?

我們可以把創客變成“流量合伙人”,免費幫我們創造文章和視頻,幫我們引流,解決“流量”和“留量”的問題。大家想一想,我們幫抖音拍攝短視頻,抖音給我們發工資了嗎?我們幫頭條寫文章,頭條給我們發工資了嗎?全球有20億的用戶免費幫張一鳴創造內容,是不是等于抖音擁有了20億的“流量合伙人”?我們不拿工資,還絞盡腦汁幫抖音拍視頻,幫抖音吸引用戶,黏住用戶,讓用戶刷視頻上癮,讓抖音賣廣告,賣貨賺傭金,讓抖音一年狂賺1.13萬億。
比如微信剛上線的視頻號推客功能,是不是也把10億微信用戶變成了“流量合伙人”?只要是微信用戶都可以成為“推客”,轉發視頻號直播間到微信群、朋友圈,只要有人點擊訪問視頻號直播間并下單,那么推客就可以獲得一個訂單的傭金。
在抖音上還有一群“直播切片帶貨達人”,廠家也沒有給他們發工資,這些帶貨達人天天加班加點的剪輯視頻、發布視頻,幫廠家帶貨,你說他們是不是廠家的“流量合伙人”?
用戶分銷裂變,比如拼多多的砍一刀,是不是依靠每個用戶做轉發,實現流量的裂變?這些用戶拼多多給他們發工資了嗎?那是不是拼多多的“流量合伙人”呢?
會員裂變,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云集微店,也是使用“流量合伙人”的方式實現會員裂變增長,成為云集微店店長后,可以招募新店長,可以獲得招募傭金。
客戶轉介紹,一個賣豪車7人的小公司,靠客戶和用戶轉介紹,一年收入20億,真是把流量合伙人這個引流方式玩的爐火純青。
異業引流,一個共享充電寶都可以上市,他獲取用戶的方式也是依靠“流量合伙人”模式,那么他的流量合伙人是誰呢?就是各種實體門店,不光不給門店員工發工資,還免費用門店的場地、免費用門店的電,免費用門店的流量,幫門店賺錢,自己隨便賺點錢。
還有各種找項目的人,他們加盟我們,自己出錢、自己出力、自己出資源,幫我們引流,你說加盟商是不是我們的“流量合伙人”?你像海瀾之家、漢庭酒店、百果園這些加盟商,不光是他們的流量合伙人,還是他們的資金合伙人和銷售合伙人,給總部交加盟費,還幫總部做銷售。
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抖音帶貨達人的“流量合伙人”的案例,諾特蘭德這家公司,依靠50萬達人撬動40億營收,超越湯臣倍健、斯維詩等傳統巨頭,成為抖音保健品銷量冠軍。公司招聘了400人商務團隊“地毯式”對接達人, 依靠9.9元多維維生素片為核心爆品,組建?50萬中小達人矩陣賬號?,這50萬“流量合伙人”貢獻了?70%營收,?覆蓋心理、美妝等非垂直領域創作者,降低對頭部KOL的依賴。
ip直播切片帶貨達人、異業商家,找項目的城市合伙人,他們都屬于不發工資的“流量合伙人”,按每個訂單比例分傭。
那么如何招募、培訓、賦能“流量合伙人”?如何給“流量合伙人”分錢?甚至給“流量合伙人”提供什么樣的工具,都會給大家詳細講解。
二、銷售合伙人
如何低成本,甚至0成本,解決你業績增長.成交的問題?
比如百果園實行的門店合伙人制度,大區總監、區域經理、店長和核心員工都是門店合伙人,參與門店經營,不拿工資,靠門店利潤分成。
還有鏈接地產的“借薪制”,鏈家每個月為經紀人發放3000元工資,提供繳納社保等保障,但這個薪水并不是鏈家實際發放,而是從經紀人的下個月業績中扣除。
還有各種促銷項目團隊?,如小區推廣、臨時促銷活動,采用項目合伙制,參與者按項目利潤分配收益,不發底薪。
比如我們公司90%的銷售已經升級成0底薪的“銷售合伙人”,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,這還不是最重要的,最核心的是這些銷售合伙人,從打工心態徹底改變成創業心態,以前是給公司干,現在為自己干,那執行力和創造力完全不一樣了,不需要公司管理,嗷嗷的做業績。
那么如何把員工變成,0底薪的創客“銷售合伙人”?
如何把干部變成,0底薪的利潤“銷售合伙人”?
如何把高管變成,0底薪的股東“銷售合伙人”?
如何把干部變成,0底薪的產業“銷售合伙人”?
在后面的章節都會給大家詳細講解的,現在就是讓大家打開思路,認識到“輕資產+合伙人”這種新的增長方式,再不要去重資產發展了!
三、城市合伙人
如何低成本,甚至0成本,解決你業績增長、市場拓展的問題?
華住集團在全球擁有10000多家酒店,這些酒店絕大部分都不是直營酒店,都是采取“加盟托管”模式,加盟商負責投錢、華住集團派店長來運營。還有海瀾之家7000多家門店、名創優品也是7000多家門店,都是采取這樣的加盟托管模式,招募城市合伙人拓展市場的。
還有我們服務過近1000個上門到家服務平臺,也是在全國招募城市合伙人,拓展全國市場的。他們有的做上門按摩平臺的,還有做上門美容美甲、上門家政維修、上門陪診,甚至還有上門瑜伽等平臺,統統都是采取“城市合伙人”的發展模式,不但不需要發工資,城市合伙人還的給你交加盟費、交保證金等,城市合伙人出錢、出資源、幫你拓展市場,幫你搞流甚,搞成交,你說好不好?
四、服務合伙人
如何低成本,甚至0成本,解決你產品.服務交付的問題?
上門按摩平臺技師和平臺是合作關系,平臺是不發固定工資的,技師服務一個訂單,就提成一個訂單,那么技師就是上門按摩平臺的“服務合伙人”。
家政平臺的阿姨,維修平臺的師傅、也是不發底薪的吧,都是按照一個訂單分多少錢來結算的,都屬于合作關系,都是平臺的“服務合伙人”。
還有美團的騎手、滴滴的司機都是不發固定工資的,都是按照訂單提成吧,而且騎手還自己買電瓶車幫美團送貨,滴滴司機也是自購汽車,幫滴滴拉人,你說他們是不是平臺的“服務合伙人”?
陪診平臺的陪診師等都是服務合伙人,不發底薪,和上門按摩的技師一樣,都是按照訂單分傭,都是“服務合伙人”。
甚至入駐美團的每個餐飲商家,都是美團的“服務合伙人”,美團不給餐廳老板發工資把?餐廳老板還自己出錢、出力買設備、租門店、搞裝修、發工資幫美團做菜,所以大家發現沒有?牛逼的企業都是采取“平臺+合伙人”模式?
五、資金合伙人
如何低成本,甚至0成本,解決你資金問題?
我們招募用戶充值會員,那會員是不是等于我們的“資金合伙人”,我們來看看“好市多”會員制超市的案例,是如何通過一個會員卡策略,一箭4雕,把引流、變現、復購、跨界統統搞定,一年收入高達2500億美元,成為全球知名零售企業,其中70%的利潤來源于會員卡銷售,等于向會員融資,還不用給利息,不用給股權,這個就叫資金合伙人。
還有招募大B端“城市合伙人”、不管是在全球擁有10000多家酒店的華住集團,還是全球7000多家服裝門店的海瀾之家、名創優品都是采取向“資金合伙人”的融資的發展模式,華住集團、海瀾之家、名創優品等品牌都是招募城市合伙人來拓展市場的,讓城市合伙人出資金、出資源來開店,本質也是總部的“資金合伙人”。
甚至招募小B端“流量合伙人”“銷售合伙人”“服務合伙人”,收取他們押金和管理費,他們也屬于我們的“資金合伙人”。比如上門按摩平臺的技師入駐保證金等,銷售合伙人合作押金等,還有各種股權投資,都屬于我們的“資金合伙人”。
那么問題來了?這5類合伙人,為什么愿意0底薪加入我們?
幫我們搞流量,幫我們做成交,幫我們做服務,幫我們出資金,幫我們拓展市場?
那是因為,我們作為創業平臺,能幫助5類合伙人輕松賺錢,那么,具體是怎么幫助合伙人賺錢的呢?